南海:为基层干部配备“成长导师” 传思想帮业务带作风
“做好群众工作,嘴要甜、脚要勤、心要诚,要与群众打成一片。”里水镇小布村党委委员、村委会委员游海珍说,师傅谢仕宏传授的基层工作“秘诀”,她谨记心中,受用至今。
为进一步做好省、市“导师帮带制”试点工作,使学有榜样、干有目标,切实提升镇村干部能力素质,昨日,南海区召开“导师帮带制”分享交流暨工作推进会,游海珍与其他镇街的导师、学员代表一起,分享了自己的收获和成长心得。
“导师帮带制”是以提高新进干部的群众工作能力为出发点,围绕“谁能帮”“帮什么”“怎么帮”“怎么促”搭建起的一套基层干部培养机制。今年3月,南海区西樵镇、狮山镇、里水镇共30个村被列为市级试点,通过结对传帮带、师父带徒弟的形式,为基层年轻干部配备“成长导师”。里水镇鲁岗村党委书记谢仕宏便是其中一位“导师”。
“导师每周与我进行一次谈话,督促我深入基层,多听听群众所想、所盼。”几个月时间里,在导师的指导下,西樵镇大岸村党委委员何文沛的群众工作能力明显提升。
让“后浪”跟随着“前浪”迅速成长,南海区把“导师帮带制”工作作为提升镇村干部工作能力、落实基层党建制度的重要抓手,不断创新帮带方式。其中,西樵镇强调导师既引导思想又教授业务,根据业务相近、双向自愿、利于成长的原则,打破镇村层级壁垒,实现精准匹配。
“日常交谈中我经常穿插一些党史典故和党的理论知识,作为分析问题、理解政策、剖析基层难题的理论依据。”作为思想导师,西樵镇党委副书记伍新宇十分注重思想上的帮带,在他的帮助下,结对对象傅梓炜党性修养不断增强。
南海区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介绍,在前期的试点工作中发现,“导师帮带制”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,能有效解决部分镇村干部基层工作经验不足、群众工作能力缺乏、专业技能比较欠缺的问题,也有助于提升结对干部的履职能力。
为此,南海区今年7月研究出台区试点工作方案,在原来3个镇、30个村的市级试点基础上,探索在其他4个镇街有实际需要的村(社区)开展。目前,全区共有市级试点结对36对,区级试点结对41对,涵盖镇领导带新任公务员、镇领导带新任村“两委”委员、优秀村书记带新任村书记等多种结对方式。
“要以‘相互成就’的境界,深入推进‘导师帮带制’工作。导师要和学员共同进步,镇村之间也要取长补短。”南海区委常委、组织部部长潘伟华表示,希望“导师帮带制”能为镇村年轻干部成长保驾护航,助力培养一批后备干部,同时要立足长远,多管齐下推进基层干部队伍建设。
导师坚持每周与我进行一次谈话,要求我每周给自己确立一个小目标,每月确立一个中目标,逐一击破工业园续租项目中的各个问题点。同时,督促我多下基层,多听听群众所想、所盼。几个月时间里,通过下基层、走访村民与企业主,我已经能够主动与村民解读政策、分析问题并共同完善整个续租方案,沟通技巧、群众工作能力不断增强。
导师给我传授了做好基层工作的秘诀,“嘴要甜、脚要勤、心要诚,要与群众打成一片”,这几句话我受用至今。在导师的建议下,我入户走访,结合村民们反映的问题对症下药,从源头开始,找有影响力的前辈做“和事佬”,通过借力逐个攻破问题。慢慢地,村民信任我了,大家主动找我聊天、反映问题,各项工作得以稳步推进。
“导师帮带制”实施以来,我一直思考怎样做一个好老师,带出好徒弟。我的思路是分四步走:提升自身能力,找准对方弱项,补齐对方短板,带书记也带组织。通过深入开展谈心谈话,我了解了我“学生”的优点和不足,并根据他的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制定了计划,对他进行思想和实践的同步帮带。为了进一步提升帮带效果,我适当扩大了帮带范围,探索以村为单位结对共建。比如,探索利用“党建星期二”、主题党日机会,共同开展党员活动,激发党员活力。
我驻点联系的狮山镇莲子塘村,是我结对帮带对象所在的村。所以,直联时间基本就是我的“上课”时间。我们一起走访企业、巡河涌、推动“三清三拆三整治”工作,可以说“时时在谈心,处处是课堂”。经过大半年的锻炼,我的帮带对象进步非常明显,他不仅独立调解纠纷,更与群众建立起了互相信任的良好关系,为日后工作开展奠定了良好基础。
导师不仅是“撑撑场子”,更要带着徒弟“干出样子”,通过重点项目攻坚,让年轻干部锻炼成干将,通过拆解基层急难问题,促使其加速成长。作为新任公务员的导师,我常带着帮带对象到三旧改造项目现场调研,在具体项目推进中多与社区、企业沟通联系,确保项目稳定推进,在每项直面群众的具体工作中,一步一个脚印啃下硬骨头,实现成长蜕变。
来源:珠江时报
今日精选,点击阅读1、顾耀辉同志到区委组织部(区委编办)开展调研工作2、大国抉择,迎难而上,源于一个朴素心愿3、新一届镇政府领导班子亮相!南海六镇人代会透露了这些发展大计→4、宣言: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5、宣言: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